我们都知道,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自然规律,然而,绝大部分的人都向往长寿,从古至今,人们都在通过各种尝试来追求长寿的目标,比如说,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秦始皇对于长寿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了,他一直炼制丹药,曾经还不惜花费重金派徐福等人东渡去寻找传说中的仙人问药,而且,秦始皇为此也做了很多疯狂的事,就连死后都精装陵墓妄想成仙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而且,现代人为了长寿也是纷纷加入了各种养生保健的行列当中,总是想尽办法来延年益寿,不仅如此,家里长辈在孩子出生百天时也会送长命锁,寓意是“长命百岁”,无疑体现了一种美好的祝愿,还有像家里老一辈过生日时,一般最常说的祝福就是:“祝您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”。
不难发现,在传统认知里,只要达到100岁就算长寿了,但是,也有不少人并不认同,因为现在很多人也活到了一百多岁,那么,让人十分不解的是,长寿的“长”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呢?人活到多少岁,才算长寿?
对此,我在上古医书《黄帝内经》中找到了答案,其实,并不是一百岁,并且,《黄帝内经》一书中也讲得很清楚了,或会颠覆你的认知,因此,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根据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记载:“上古之人,春秋皆百岁,而动作不衰”,很显然,从这句话就能看出,在远古的时候,人人都能活到一百多岁,连动作也不迟缓。
此外,在书中,就有提及人的天年是120岁,简单来说,天年指的是上天赋予的年寿。
在《黄帝内经》一书中,黄帝曾听说:在上古时期,人人都能活到一百岁,体力和耐力人不减弱,即行动敏捷,反观,今时之人,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,可是,现在的人年龄刚过五十,而动作就显得衰弱无力了,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,于是,他就向岐伯提问:“这是因为自然客观条件所致,还是人行为上有过失呢?”
关于这一问题,岐伯给出了答案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法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”。
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,岐伯说上古时代的人,大多懂得正确的养生之道,能够取法于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,与此同时,还能很好地适应和调节自身,饮食有节制,生活作息又有一定的规律,也不会让自己过度劳累,因此,形体和精神都很旺盛,能做到协调统一,自然超过百岁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,甚至能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,也就是120岁左右。
很显然,在岐伯认为,人之所以能长寿,能活到一百多岁,就是因为遵循了这四个法则,所以,今天在这里将其总结并分享给大家,不妨一起来接着往下看吧。
一、法于阴阳
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提及这样一句话: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”,即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,比如说,每天昼夜的运转、每月月亮的改变、每年季节和节气的循环往复、每60年甲子运气的变化等,在岐伯看来,这些都是阴阳自然界变化的规律,因此,我们必须效法。
然后,在书中,还记载了四季养生法和一日养生法,简单来说,四季饮茶经,像春季养生宜养“生发、疏肝补血”,饮茶就喝花茶,夏季养生就宜“长养、生长之气,讲究清新补津”,最好喝一些绿茶,秋季宜养“收敛之气”,主要就是润肺补气,在这个季节,可以喝一些乌龙茶,而冬天养生宜“闭藏之气”,记住补肾温阳,饮茶适合喝一些红茶和黑茶。
二、和于术数
简单来说,“术数”指的是养生保健的方法,这四个字指的是中医药适宜养生,主要是适当运用艾灸、按摩、刮痧、足疗、洗浴等养生方法,从而达到让自己少生病、延年益寿,不过,要想长寿,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和技术,这样才能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。
但是,每个人的体质都完全不同,所适宜的养生法也不一样,要注意仔细甄别,而且,每一种养生法门都有一定的专业要求,因此,在这里提醒大家,最好在专业人士的辅导下进行,千万不要一知半解,就自己瞎琢磨,如此一来,结果反倒适得其反。
三、食饮有节
俗话说:“民以食为天”,而养生之道也是如此,不难发现,现在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小毛病,大多都是管不住嘴所致,要知道,人的脾胃有限,一定要注意节制,不要暴饮暴食,还有一日三餐要按时吃,不要吃一顿又饿一顿,久而久之,身体也会出问题了。
因此,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五谷为养、五果为助、五畜为益、五菜为充,气味和而服之,以补益精气”。
这句话告诫我们,人要以粮食、蔬菜、肉类、果品味补充,然后,谨记气味,膳食需要谨慎地调和寒、热、温、凉四种性质跟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等五种味道,以使得人体阴阳、气血和脏腑都能保持平衡,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身体健康。
四、起居有常和不妄作劳
岐伯告诉我们,生活作息时间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,不要过度劳累,要懂得劳逸结合,正所谓“不妄作劳,养其精也”,事实上,究其根本原因,人的寿命长短往往取决于精气,因此,我们如果想要健康长寿,就一定要避免对其消耗和浪费。
总而言之,以上就是《黄帝内经》的一部分智慧,不得不说,读完让人受益匪浅,也明白了健康长寿的秘诀,所以,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或者还有什么疑问,不妨去看看《黄帝内经》这本医学宝典!
由此可见,《黄帝内经》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,它不但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,而且还对西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此外,作为普通人,我们阅读《黄帝内经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熟悉自己的身体状况,我们自己就能清楚地明白健康与否以及根源在哪里,健康根本就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而且,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有不舒服的地方,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,尽快得到治疗。
《黄帝内经》对我来说,不仅仅是一部医学宝典,还是我的枕边书,只要不舒服就拿出来翻一番,从中找到治疗的方法,毫不夸张地说,《黄帝内经》 中对于人体的秘密已经解析到了极致,关于养生法则,详细到每个季节、每时每刻。
所以,我强烈建议每个国人都应该去读一读这本书,但是,想要随随便便参透《黄帝内经》还有一定的难度,古代人的话语都是言简意赅,内里隐藏着大道理,从古至今,有着不计其数的医学家、养生家,都把《黄帝内经》作为必修课。
而我看的这本《黄帝内经》就很好,采用彩绘诠注全译,通过300幅手绘插画,200多张示意图,把《黄帝内经》掰开了揉碎了,结合现代中医学,就算是50岁的普通读者,也能轻易看懂。
想要健康长寿,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身体,学会感悟自然气候的变化,感悟万物浮沉、世间百味。
有需要的朋友,点击下方的商品链接即可购买↓↓↓
免责声明:本文不代表海峡导报的观点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南旅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