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能让一个三四十岁的 " 中年人 " 在你面前泪流满面?
(资料图片)
最新的答案是跟他一起去看《灌篮高手》。
Cosplay、拍照打卡、社媒刷屏,不再熬夜、以理性著称的 " 中年人 " 们都穿着红色球衣冲了起来,几十万人在午夜零点观看了电影的首映,他们的青春又回来了。
《灌篮高手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,它的魔力怎么这么大?
只是 " 在等一个结局 "灌篮高手的火爆不只在中国
年初
《灌篮高手》电影版
在日韩及东南亚等地上映时
就已场场爆满
上映 67 天
就跻身日本电影百亿俱乐部
在韩国连续 12 天蝉联票房冠军
其实
《灌篮高手》的故事大家都了解
观看电影的人
只是在等一个结局
这一切
还得从 30 多年前说起
1990 年
灌篮高手漫画
开始在《少年 JUMP》期刊连载
根据漫画改编的动画片
从 1993 年 10 月到 1996 年 3 月
在朝日电视台播放
风靡亚洲
不过 101 集的 TV 版动画只演到全国大赛前
漫画的最高潮部分
湘北和山王工高的对决没能呈现
一句 " 全国大赛见 "
让无数人等了 20 多年
这次的电影
终于让青春的遗憾有了弥补
社交平台上满是粉丝们感慨的声音
" 每个男生心中都有个赤木晴子 "
" 每个女生心中都有个流川枫 "
" 爷青回 "
" 听到主题曲响起就想哭 "
" 上一次看灌篮,我还是个孩子 "
是谁的青春?数据显示
电影《灌篮高手》的受众
主要在 25 岁到 39 岁之间
性别分布相对均衡
近 3 成受众的年龄在 30-34 岁
他们小时候大多都看过
电视台播出的《灌篮高手》动画片
按平均年龄估算
这波 " 爷青回 " 的 " 灌篮粉 "
可能比去年的 " 心凌男孩 " 还更大一点
灌篮高手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它甚至在日本普及了篮球运动
上世纪 90 年代初
篮球在日本还属于冷门运动
但到《灌篮高手》连载结束的 1996 年
日本的篮球竞技人数超过了 100 万人
有人说
乔丹、姚明和樱木花道
是 "80 后 ""90 后 " 的篮球启蒙
有意思的是
姚明同样看过灌篮高手
他还曾戏称当时球队总经理道森
长得像安西教练
在灌篮高手风靡全国的时候它的周边贴纸或卡片
几乎人手一张
还有报道称
因为灌篮高手的热播
杭州一学校旁边的体育用品店
三个月卖了 1200 个篮球
还有不少人因为它而走上职业道路
新疆球员阿不都沙拉木
就是因为痴迷《灌篮高手》
喜爱三井寿
最终走上职业篮球的道路
并入选国家队
人送绰号 " 新疆三井寿 "
与观众一起成长《灌篮高手》的魅力
不是简单几句就能概括的
它曾被日本最大的电子书籍网站
票选为 " 改变人生漫画 " 的第 1 位
也曾被列入
" 新中国 60 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600 本书 " 名单
电影上映之后
尽管是深夜
前来观影的人还是排起了长队
还有不少观众装扮成其中角色
" 沉浸式 " 观影
它不仅是一部漫画也是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投射
每个人都能从灌篮高手中
找到自己的影子
它讲的是普通人的故事
没有足球小将里神奇的必杀技
也没有 " 开挂 " 的主角光环
有的只是训练和拼搏
告诉观众
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更接近成功
可湘北还是没能制霸全国
漫画中的樱木花道
也没有和晴子在一起
虽然无比遗憾
但足够真实
这像极了现实中的生活
就算你拼劲全力
可能还是会失败
但我们依然通过一个个梦想
让自己变得更好
生活仍在继续
有痛苦、有不甘、有无奈
也有喜悦
这或许才是无数 " 中年人 "
深夜走进电影院的原因
电影里有他们的青春
电影院里呈现的
则是他们的现在
有的热血呐喊
有的嚎啕大哭
有的 ...... 已经不再熬得住
干脆睡着
而按照漫画的设定
樱木花道今年 46 岁
想必也和他们一样
对 " 熬夜 " 这件事有点力不从心了
看一群热血高中生打篮球
为之感动、为之流泪
从中学会成长、接受遗憾
这是很多人的青春
也是《灌篮高手》的魅力
" 你青结 " 了吗?
监制| 唐小山
编辑| 应凰
审校| 刘雅虹
来源| 央视网综合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南旅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